4月10日,由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办公室、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主办,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2019年翻译人才评价工作集中培训会议在湖南长沙举行。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翻译人才评价与高校教学促进专家委员会、中国译协、全国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及相关人员共计60余人参加。我校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潘智丹,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会议。

微信图片_20190508235610.jpg

会议中,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洪新向与会人员致欢迎辞。中国外文局原常务副局长、中国译协顾问委员郭晓勇介绍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现状。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MTI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黄友义致辞。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资格考试一处处长王世潮介绍了翻译资格考试机考情况和机考命审题的工作要求。考评中心副主任杨建平通报了2018年下半年全国MTI考生参加翻译资格考试的情况。我校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潘智丹介绍了大外推进MTI教育与CATTI证书衔接的作法和经验。

微信图片_20190508235614.jpg

潘智丹副院长在发言中强调,要更好地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培养理念,明确CATTI证书考试在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理念重视的基础上,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CATTI证书的获得率。

大外在MTI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总结了五项切实可行的措施,既关注每个培养环节,又强调多种激励机制的运用。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CATTI证书获得率大幅提升,以2018届英语MTI毕业生为例,39名笔译方向研究生共获得证书40个,其中二级笔译证书8个、三级笔译证书32个,证书总获得比率为102.56%;15名口译方向研究生共获得证书21个,其中二级笔译证书6个、二级口译证书3个,三级笔译证书3个,三级口译证书9个,证书总获得比率为140.00%。在未来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大外MTI教育还将砥砺前行,继续探索,逐步提升二级证书获得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