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翻译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9年年会于2019年4月27日在西安召开。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友义、副主任委员仲伟合、许钧、蒋洪新、贾文键、陕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袁宁、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王军哲、教指委秘书长赵军峰、教指委委员以及来自全国200余所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的负责人及业界代表5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我校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潘智丹,应邀在大会上分享了大连外国语大学MTI研究生人才培养经验。

微信图片_20190527084602.jpg

会议中,黄友义主任委员、袁宁秘书长和王军哲校分别致辞。仲伟合副主任委员代表教指委对2018年工作作总结报告,同时介绍了教指委2019年12项重点工作。许钧副主任委员以“翻译与翻译教育若干问题思考”为题,分析了翻译能力与国家命运间紧密的联系,并针对未来发展提出五点建议。蒋洪新副主任委员汇报了MTI发展情况和2018年度专项评估情况,以及从评估反映出来的MTI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翻译教指委委员闵艺代表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领导小组,报告了翻译资格考试情况和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新开发的全国翻译资格考试基础信息分析系统。另外,五所各具特色的院校在会上分享办学经验。我校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潘智丹,以政产学研用为导向,分享了我校“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微信图片_20190527084559.jpg

潘智丹副院长在发言中指出,在10年多的发展过程中,大外MTI教育始终以产学研用为核心,产学融合,研用并重,深入探索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联合培养机制,致力于为国家输送国际化、创新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具体来说,“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人才培养中的五个方面,包括政教协作、校企融合、教学改革、科研探索和服务社会。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政府和企业也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与高校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大外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尤其突出的是大外与上海佑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思迪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填补了国内此类人才培养模式空白,是校企合作真正落地的创新形式,也是与市场需求接轨的新途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大外将继续探索和完善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在MTI人才培养方面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