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高级翻译学院积极组织动员学院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贡献青春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展现当代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期间,学院特通过微信设置“三下乡实践活动交流群”,供学生们向教师负责人咨询相关问题并作以解决。在学院的指导帮助下,青年学生学习到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乡村/城市建设等实际社会问题。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了国家及其所在地的疫情情况,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不移奉献祖国的信念,并致力于寻找到适合自身身份、能力、责任的志愿服务及工作岗位。

经情况了解及统计后,学院特选取了四个事迹进行呈现,其中包括社区防疫志愿者服务、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线上防疫志愿者服务、乡村系列社会调研。学生们有效利用信息,积极探索实践,在社会活动中展现着青年人的奉献精神,助力着新时代的文明建设。

2017级2班 夏雨榕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共同帮助武汉、帮助湖北、帮助中国渡过这场难关。在这场抗疫斗争中,我有着不同的身份,一是助力者的角色,因为我的妈妈作为安徽省安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线疫情信息报告组组长,每天需要即时登记和汇总感染人数和密切接触者人数,所以会接触到各类人群的详细信息,在遇到由境外输入的病例信息时,我就会帮助她进行一些简单的翻译。而在疫情严重时,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也参加了共青团南京圆梦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活动,共计36小时,每天在线统计战疫人数和情况,制作海报和视频在公众面前宣传防疫知识和疫情现状,使得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不恐慌不焦虑,正确应对疫情,并且还为战疫先锋人物和事件撰写宣传文案。虽然没能亲入抗疫一线,但是线上的工作也让我感到无比充实,我切身参与到了中国抗疫的持久战。

2018级1班

热依汗古丽阿不力米提

2020年7月16日,是我从上个学期寒假回家至今已经6个月零八天的日子。仿佛一夜之间,我的家乡新疆乌鲁木齐市再次爆发了疫情。疫情的加重扰乱了渐渐开始从上次疫情紧张中走出来的乌鲁木齐,甚至是整个新疆的生活。面对再度爆发的疫情,新疆政府迅速下达命令,要求所有小区封闭,以防病毒传播,7月17日早上8点开始,小区不进不出,社区第一时间宣布为居民服务的志愿者招募。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毅然决定参加志愿者行动。

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新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志愿者们也积极回应,在社区的有序组织下,不谈条件、不讲理由,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守门员”“保障员”“心理疏导员”,在这次抗疫战斗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7月17日那一天起,我加入到了新疆师范大学家属院学府社区志愿者团队。

“您好,请配合测量一下体温”。

“您好,请戴好口罩”。

“我昨天的体温是36.8度,今天是多少啊?”居民楼里的一位老大爷问道。

“36.5度,大爷您正常!”我盯着测温枪上的显示屏立即应答。

老大爷抬头看了看我说道: “刚开始测体温时,还真有点不习惯,但后来看到你们一天三次不厌其烦地替我们测体温做解释,忙里忙外的,真是不容易啊!”

测量体温是我们每天的规定任务,刚开始居民们不理解,有怨言,但到后期都能够自觉撸起袖子,露出手腕,配合着我们工作的需要,共同面对疫情的挑战。

为小区居民采购生活物资,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每天我们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

“志愿者好,我住在一单元601,我需要一公斤洋葱、5块钱的蘑菇、三公斤牛肉、三公斤羊肉”。

“志愿者好,我住在一单元402,我需要一个西瓜、一个哈密瓜、一公斤油桃、3个茄子”。

挂完电话,我们会仔细记录清单,买回来后再跑上跑下给居民们送过去。刚送完东西,准备休息一会的时候,又接到一个电话:

“姑娘啊,我住二单元503,我今天大扫除了,垃圾有点多,能不能帮我倒一下,谢谢”。就这样,刚准备歇口气的我又爬到5楼清运垃圾。

每天出门之前,我都能听到父母的唠叨:“防护服穿好了吗?口罩戴好了吗?别忘了戴手套。”

偶尔坐在楼下单元门口休息的时候,在我家阳台上一直关注我的父亲总会大声叮嘱我:“要做好防护啊!需要什么东西吗?我给你准备。”

志愿者的工作每天都又忙又累又热,七月八月是新疆最热的时候,我们还得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口罩、手套,捂得严严实实,有时候我也会自己抱怨:“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我完全可以呆在家里,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还能追剧”……而每次在脑海中出现这些念头的时候,看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恪尽职守,听到居民们感谢的话语,想到父母给予的支持,我的这些念头也就打消了。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的人,就像我遇见学府社区的志愿者,我才认识到志愿者的岗位是平凡的,但坚守的身影是最美的,他们不为掌声,不为鲜花,不求赞美,只为心中的那份责任。加入志愿者这个大家庭使我更加清晰地认知到,作为一名志愿者应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发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沙滩上的海星”不可能每一个都能丢进大海,就像我不可能帮到每一个人,但我肩负着志愿者的职责,我会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不为掌声,不为鲜花,不求赞美,只为心中的那份责任。夏日的阳光,满满的希望,我已坚守好我的岗位,和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其他逆行者一起,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

2019级1班 王迪

新冠疫情于七月底向大连袭来,我响应大连庄河市团委的号召,参与了庄河市抗疫青年突击队,在核酸检测点参与了秩序维护工作以及录入市民信息工作。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市民向我认真仔细地询问了整个检测流程,我一一为他做了解答。这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让我感受到了作为志愿者的被信任与被认同,我很荣幸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而这位市民的仔细询问也是为了发布朋友圈让大家熟知流程不要造成混乱,这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性的温暖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2019级4班 尹诗晗

“我与乡村·系列社会调研”由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发起,希望通过提供专业培训、支持在校大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旨在建立青年大学生探讨实际社会问题的渠道,提高社会创新意识与能力。本项目拟于2020年,邀请全国高校学生和新农人,利用课余业余时间返乡期间开展“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相关的主题社会调研征文活动。在同学们学习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相关知识期间,鼓励大家去发现,去发掘家乡乃至国家的点滴时代变化留下的岁月痕迹,引发大家产生更深的思考。

“我与乡村·系列社会调研”由于疫情原因,在此期间组织志愿者一同学习课程,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回顾与展望,多个地区乡村振兴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策等等,同时在学习期间,也会组织“回忆老照片”活动等等,让大学生志愿者亲身学习收集并感受乡村振兴之路的艰辛,日后努力投身于国家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之路。

学习感悟与收获:

2020年4月12日:

1.学习了因果关系检验、因果推论等相关问题,观测数据及问题、评估方法、随机实地实验案例、常见的克服方法、问卷设计与访问的相关问题、自然假设模型、质量控制。

2.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五处发力,要将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让农民富裕起来。

3.同时,在做好“三农”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特殊重要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提成色”和“稳底盘”上。要抓住这两大着力点。

2020年4月13日:

1.学习了实地研究者需要做的事情、研究步骤、记笔记时的注意事项、实地研究法以及其特点、田野笔记如何做等等。

2.同时有新的成功案例:山西太原市晋源区启动“百村景区化”工程。

3.另有专家观点黄季焜提出观点:“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4.也说明了问题:疫情期间,给旅游业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如今,旅游企业也正在复工复产,在各个方面中的相关的方法及措施。

2020年4月14日:

1.推荐《乡村振兴战略》一书。让我们深刻领会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2.学习了资料的质量以及资料的来源。了解了实地研究法的相关知识,包括概述、特点、资料的缺失、资料判别等等。

3.同时也有了黄元才:勇作乡村振兴“新农人”

2020年4月15日

学习了领导者所需要知道和了解的三句话:

1.莫改初衷:要坚持下去自己的想法,牢记自己所坚守的,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动力,不要失去了努力的方向。

2.别做杠精。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用有色眼睛看别人。

3.理解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之后才可以互相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不同之处。要学会换位思考问题,才能够互相理解,更好的处事。

2020年4月16日:

1.2019年全国三农最新政策出台。

2.同时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寄语。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3.了解了社会变迁、中国城市贫困现状、男女受教育差距明显缩小。

2020年4月17日:

1.了解历史视角的原因以及关注点,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审视新中国70年的历史发展。

2.《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3. 张红宇专家提出观点:新型肺炎疫情对农民增收带来的影响:非农收入压力较大、农业经营性收入压力较大。

本周进一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一些相关新闻,以及实地研究调查方法,尤其是启东老师讲解的内容让我感触更深,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