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22日晚,由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举办的“高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线上讲座顺利与大家见面。本次讲座很荣幸邀请到了HTC-威爱科技集团副总裁、成都威爱数矩科技有限公司CEO汪思翰先生以及威爱数矩产品部产品经理李洋先生作为主讲嘉宾出席,两位嘉宾就“当教育遇上‘元宇宙’”和“XRAI技术助力口译实训教学新模式”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此次讲座由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李春姬教授主持,并邀请了校内外相关行业的业界同仁、翻译及外语专业的师者同学共享本次业界学界对话的盛宴。

在讲座开始之初,李春姬院长强调了本次讲座开展对未来外语教学信息化转型的重要意义,点明了高校教师提升信息化能力的重要性。在此之后对汪思翰先生和李洋先生将要开展的两大主题做了简短介绍,并代表校内师生对两位企业专家给予高校的指导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同时,李院长还强调指出,威爱数矩作为我校高级翻译学院获批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校企合作企业之一,不单为我校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师生实践成长提供了良好平台。

讲座主题一:当教育遇上“元宇宙”

内容纪要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作为受到广泛关注的最新技术领域,元宇宙概念堪称绝对热点话题。然而,教育是元宇宙的重要应用领域,教育元宇宙也将在未来的5至10年走进人们的生活。故此,本次讲座尝试将元宇宙概念同教育领域深度结合,重点介绍了元宇宙的定义、特性,教育的进化过程,元宇宙教育的六大特性及“元宇宙+教育”的作用机理。

首先,汪总对元宇宙的定义进行了解释,并特别指出要将元宇宙同教育相结合,支持师生用户在元宇宙里真正按照自己的个人需求去开展社交与学习,并且参与到多种实践环境当中。故此,汪总随即提出了元宇宙的六大特性:即可连接性、可创造性、孪生性、兼容性、经济属性及可持续性,并将其定义同下文的元宇宙教育特性进行融合讲解。

其次,汪总从信息角度将教育的进化过程展示如下:

从传统的黑板教室到多媒体教室,再到沉浸式智慧教室,都代表了维度进阶的过程。然而,纵使教育进化日渐丰富,但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物理制约,此时元宇宙教育便可避免其发生。在元宇宙中,师生均不会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即使在异地,也可以在同一虚拟空间中呈现三维资源。

诚如汪总所言,未来元宇宙教育可以跨越时空,帮助教学具象化。因此,构建元宇宙教育新纪元应该基于数字化、孪生化、智能化和文明化的理念,以支撑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实训及实践。因此,其价值观也旨在探索元宇宙世界中这三个环节的全新模态。

在描述元宇宙教育的特点时,汪总表示元宇宙的六大特性同样适用于此:

特性1——可连接性性:元宇宙教育可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连接在一起。

特性2——可创造性:指元宇宙教育的任何内容都可以被任何用户或团体创造。

特性3——孪生性:是指将优秀的教学资源或场域数字孪生到元宇宙之中。汪总表示,教育元宇宙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场域、教学形式等多个方面促进教学形态变革。

特性4——兼容性:指元宇宙教育可以容纳更多的人进入,因此需要兼容多种终端设备。

特性5——经济属性:指元宇宙教育具备的以学生学情为基础的虚拟的“经济”体系。在其积分系统下,教学活动越多、评估效果越好越能获得更多积分。

特性6——可持续性:指元宇宙以分布式部署运行,元宇宙教育将永久存在、永不停止。

接着,汪总介绍了“元宇宙+教育”的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元宇宙教育可以变革教学形态:从教学目标、场域和形式等方面促进教学形态的变革,超越传统教学单一媒介、单一形式的作用过程,实现多形态参与、多环节交错、多情境交织的多元融合形式。

元宇宙教育还可以提供创新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教师传授”转变成“学生自主”;使用逼真的实践情境,促进学习者的理解,满足实践需要;支持探究式教学、游戏化教学等,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

元宇宙教育还使得教学过程由经验组织到数据驱动:能够全面、立体、客观的记录教学过程发生的各种细节,为教师实施、干预、优化教学过程提供真实可靠且动态呈现的工具。

作用机理2——赋能智慧教育环境

元宇宙教育可以拓宽学校场域,提供个人—社会互动的教育环境,创造超越现实空间的智能教育环境。除了虚拟世界的数字替身使得用户们可以实现任何时刻的泛在化学习之外,元宇宙教育还拥有具备由智能对话引擎驱动的AI-NPC,能和用户共同构建文明化社会形态。

作用机理3——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

元宇宙教育可以提供与现实世界类似的、丰富逼真的场景,逐步从理性主导的初步参与过渡到情感介入的全神贯注,进而实现“心流”体验的完全沉浸式学习。元宇宙教育可以提供多模态的学习资源,有效调动多感官系统参与学习过程,实现多模态学习,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可以提供的泛在互联与智能开放环境,能够消除现有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等。

作用机理4——智能教学评价

元宇宙教育支持主体多元的评价;扩充丰富的评价方式;满足多维的评价方式,实现对学习者的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多维评价。汪总举了教师观摩学生在情境中语言实践的例子,教师将学生带入语言训练任务情境,学生与NPC进行语言实践训练,AI给予智能评价,实现智能化的教学以及全面的、精准的、体系化的评估。

此外,汪总还介绍了元宇宙教育的技术架构全景图。

最后,汪总介绍了奇点计划,并表示希望通过这个计划诚邀相关的学校、科技团队等一起合作。汪总希望和大家一起构建教育的数字基建,把现实世界中的教学场域等内容放在元宇宙世界里去,让全国的师生都可以进行具有文明属性的教育活动。汪总认为未来教育活动在纯粹的现实世界线下开展的占比将会逐渐减小,在元宇宙世界线上开展的占比会越来越高。元宇宙教育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变成像电商一样的人类重要活动形式之一。

讲座主题二:XRAI技术助力口译实训教学新模式

内容纪要

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产品概述和产品架构。其中产品概述分为行业趋势、教学痛点、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四个部分。产品架构则包括:功能结构、技术架构、产品创新点以及核心功能介绍四个部分。

一、产品概述

讲座一开始,李洋先生就提到了现有的主流口译训练模式,模式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方面。同时他根据广外的训练模式,提出训练的核心特点,还为我们展示了完整的同传交传课程模块,随后引出了满足所有课程需求的XRAI口译教学新模式。

李洋先生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阐述了口译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首先,国家全球化推动口译需求持续增长,中国积极倡导全球化,推动多边主义发展,自身国际影响力正逐步扩大,推动了新的对外交流活动进行场景,口译需求依附国家经济发展,呈平稳增长态势。

其次,机器型翻译正挑战现有口译能力水平。翻译水平较低,没有温度的译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有明显个性化价值、特点突出的口译员会受到青睐。机器口译将承载部分口译需求,与人工口译或各占半壁江山。

另外,垂直化发展改变了口译专业培养方向。专业型发展趋势愈加明显,深耕细分领域的议员将更受青睐,仅拥有语言优势,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训经验的译员面临更大挑战。

而且疫情大流行变革了传统口译工作途径。受疫情大流行影响,线上远程口译逐步被国内/国际客户接受,即使疫情结束,线上远程口译模式的便摄特性也将成为客户选的一个新选择。

最后,信息化工具改变年轻译员工作模式。互联网价值的放大效应,更多的90后、00后译员的加入,基于信息化的口译工作模式将影响现有的传统口译工作模式。

面对当今的口译行业发展趋势,李洋先生又提到了当今口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真实场合的口译实训机会稀缺、日常的口语训练教学资源单一和学生口译学情结果评估困难。同时也提到口译能力提升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和环节,主要包括掌握基础技巧、强化技能操练和开展现场实践三个方面。李先生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了解决口译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难题的方案。聚焦口译训练需求,打造出多维度能力实训评测解决方案。

李洋经理还为我们介绍了这套解决方案中高效的实训模式。

第一个模式就是沉浸式口译实训模式。它适用于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它的沉浸式口译场景,能够让口译员身临其境地训练。它是一种低压模拟实训,可以选择实训场景,支持反复训练。

第二个模式是音频式口译实训模式。它可以用于提升我们的语言基础能力。

第三个模式是AI智能评分模式,它能够评估我们的实训质量,提高教师们的工作效率,及时把握学生们的练习情况。

二、产品架构

首先,李洋先生为大家展示了平台的功能全景图(如下图),表示通过虚拟环境的口译训练,学生会减少心理压力,可借助高频次的训练提升口译能力。

在技术架构上,通过设置教师、学生和管理员三个角色,实训课件、语料库和研习空间三个平台,支持沉浸式、短文类及音频类三种类型的实训,从班级、课件和用户管理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管理。同时,平台也提供数据对学生学情进行梳理(如下图)。

平台的创新点为口译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应对之策。沉浸式情景化的训练模式带来了更多的实训机会;多元化的口译语料改变了语料资源较为单一的情况;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测评让成绩评估更加高效。

随后,李洋先生介绍了平台的核心功能。在语料库模块,平台可支持四类沉浸式口译课件的制作(如下图)。在AI技术的帮助下,仅需三至五分钟,便可完成语料和课件的创作。

学情分析方面,平台可生成各类别历史成绩趋势图、实训能力变化雷达图,展示实训时间,帮助教师直观了解到学生的学情,科学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李洋先生还通过视频与图片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沉浸式口译场景设计,重点介绍了实训操作流程。平台也支持对教学资源进行按主题分类,构建体系化的教学资源(如下图)。

李洋先生通过对沉浸式口译平台的操作展示,表示平台有助于完成教学场景和业务场景之间的过度,弥补实训不足的问题,对学生、高校教师,教研和管理人员均有重要价值。

讲座结束后,高级翻译学院李春姬院长进行了总结,表示李洋先生的讲座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体现出企业对于教育教学、外语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问题与瓶颈的关注,也期待企业可以给高校提供技术支持,以口译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点,聚焦口译训练实际需求,助力口译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汪思翰和李洋先生的讲座既有理念的提升,又有实际应用的体验,为今后高校与企业合作、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提供了指导和帮助,让我们深受启发。

问答

互动问答环节由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李春姬教授组织。

Q:当翻译遇上元宇宙,元宇宙技术应用到翻译实践中时,翻译实践会产生什么形态上的变化呢?

A:首先,就口译而言,同学们过去主要以参加在校的口译工作坊、在同传教室中训练为主,但这种训练并不是真实的口译环境。在疫情之前,像大连这种大城市可能会有一些国际会议,为同学们提供真实口译情境。但在当今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参加这种真实场景口译的常态化机会减少。于是,我们就构想在元宇宙的世界中是否也可以构建一个真正的会议中心,邀请各行各业进驻其中。这样,口译的同学们就可以真正地参与虚拟世界中的国际会议,对听到的发言进行实时同传或交传,系统会将每次训练记录下来,再通过AI进行评测。与过去传统的训练方式相比,这种真实场景口译模拟会关注到同学们处理现场突发事故能力的培训。

再次,就笔译而言,除了对语言本身的掌握以外,对项目背景的了解也是很关键的。比如说,要翻译一篇旅游景点的材料,我们就构思是否能在元宇宙模拟的真实场景中,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背景的了解,从而倒逼翻译质量的提升。

Q:从现在的技术发展来看,目前的元宇宙技术,如VR、区块链等,离广泛应用还有多大距离呢?

A:其实我认为没有太大的距离了,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从技术层面上说,我们要通过元宇宙的平台构建一个各行各业和同学们参与的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会议,前提就是用更好的服务器去运行,这方面已经没有太大的技术障碍了。再次,通过AI的能力为整个训练过程提供保障,如语音转文字等,也是已经可以实现的了。最后,专业的公司可以帮忙提供专业的技术运维,通过云计算等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保障。所以目前的一些元宇宙技术都是可实施的。

Q:从企业专家角度来看,如何克服高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A:首先,就学校机制而言,有的院校信息化实验室的老师可能本身就有深厚的技术背景知识,对技术方面的前沿讯息有较高关注度,能较好地服务教育团队。像这种院校,我们认为它在这方面的工作就会开展得更好一些。其次,从企业角度而言,任何一个信息化项目都需要常态化的后续跟进,企业要定期和合作高校交流,复盘一段时间以来的产品和技术使用情况,再进行碎片化培训。最后,就我个人感悟而言,信息化系统在刚开始上手的时候有一定障碍,可能从机制层面上没有重视起来。但是真正地把它产生的成果运用到教学评估、对学生的评估中去时,将其与绩效考核挂钩,可能会倒逼更好的发展。这一点也是从我们企业角度来说的,可能也不成熟,因为很多时候学校有自身一些复杂的情况。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深刻,可能是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问答环节的结束也代表着本次讲座的圆满落幕,李院长在此做了总结性回顾发言,并再次向威爱数矩表示感谢,也期待日后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文案:刘光莹 张秋颖 邓筱媛 韩春燕 于士涵

编辑:运营工作室赵心宁

审核人:姜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