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高级翻译学院于11B502教室举办第一百零一期高翻主讲人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2021级本科生于铭馥同学,她以“就业经验分享”为主题,结合自身升学与求职经历,为同学们解析职业规划核心逻辑与实操技巧,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于铭馥同学是中国翻译协会会员,通过英语国才中级,英语专业四级,大学英语四级,日本语等级能力测试N2,日本语等级能力测试N3等多项专业能力考试。曾获全国口译大赛辽宁省一等奖、全国口译大赛全国决赛优秀奖,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口译大赛校三等奖,云山杯国际远程口译大赛交替传译组二等奖、同声传译组二等奖,两次获得高级翻译学院译海之星口译大赛三等奖,红叶杯日语书法比赛三等奖。她曾参与2024达沃斯建筑投标文件口译,2024上海西雅食品展,豪森股份英文人力培训口译实践,豪森股份塞尔维亚采埃孚自动化产线口译实践等。先后在肯德基、沃尔玛兼职,拥有两段全英授课实践经验。曾在大连豪森股份实习,参与浙江大华股份海外雏鹰训练营。秋招收获好未来学而思国际素养教师一等奖offer,TCL空调事业部海外营销精英offer,迅销集团优衣库经营管理培训生offer。最终作为管培生,签约迅销优衣库,以迷茫到签约的全过程为同学们提供鲜活范本。

在本次活动中,于铭馥同学系统分享了大学四年的分阶段规划:大一专注专业课打基础,大二专注证书与比赛和绩点,大三注重实践、实习和志愿活动,大四注重秋招、注重信息差、注重休息和体验。她详解了语言能力如何转化为就业优势,并揭秘“有用事”与“无用事”的平衡法则——她讲述了她在大学所做的“有用事”,包括考取了与职业规划相关的证书,同时参与了相应的比赛、实习;通过翻译比赛和日语证书,争取到外企机会;在豪森实习时,主动学习自动化专业术语,为后续翻译项目埋下伏笔。她所做的“无用事”包括发展兴趣,拓宽人脉。她常参加日语角、旁听商科课程、写大众点评探店笔记,甚至混进义乌商贸城调研。面试官曾因她的探店经验,认为她具备沟通与组织能力,最终从众多优秀的招聘者中脱颖而出,这些看似“无用”的经历,反而在面试中成为亮点。她也为同学们提供了招聘途径选择的相关建议——渠道选择以官网投递为主,内推为辅,需要警惕Boss直聘“高薪陷阱”和电诈骗局。她建议毕业生重视秋招,抓住秋招的众多机遇,选择自己心仪的企业和职业。

她通过口译经历塑造抗压能力,工厂实习培养实操思维,探店实践强化社交敏感度。于铭馥同学分享到,她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咖啡厅里进行“Coffee Chat”,话题涵盖专业课动态(如比赛信息、就业趋势)以及个人兴趣(如商业趋势分析)。突破信息差这种轻松的氛围既能缓解学业压力,又能拓展视野。“Coffee Chat”看似无用,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她的职场“巧实力”——教会她如何用一杯咖啡的时间,撬动一座信息金矿。她建议同学们多出去走走,进而平衡生活,她找到工作后,在休闲时间画画、健身、读书,用兴趣调节压力。人生不是冲刺,适时休息才能走得更远。她通过麦田理论告诫同学们,职业选择并非无限试错,需在充分尝试后抓住最佳机会。她在大三通过实习验证方向,大四秋招锁定目标,体现了“边走边筛选,抓住即停”的策略,在最后她分享苏姿丰的一句话,让同学们不要等待运气到来,要主动创造机遇,未雨绸缪,要自己“造运气”,自己拼“真本事”。

本次高翻主讲人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份“从学业到职场”的实操地图,更传递了“主动规划、勇敢试错、平衡发展”的成长理念。同学们将明晰如何将校园积累转化为职场竞争力,同时学会在功利与热爱的交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最优解。
文案:组织部 付明可
校对:组织部 朱辰
拍摄:组织部 朱辰
编辑:运营工作室 梁诗悦
审核人:姜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