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智能语言服务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10月20日下午,大连外国语大学现代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承志楼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学校教务处处长于飞主持,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丛明才,党委副书记苏健,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辽宁国际传播中心副主任杨东,RWS思迪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翻译部经理赵睿阳,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负责同志以及师生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玉龙,译国译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世宋,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井,发来视频致辞祝贺。

作为学校响应国家人工智能与语言服务深度融合战略、对接东北亚区域国际化需求的关键举措,现代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大外深化新文科建设、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智能语言服务人才的生动实践。学院由我校联合中国外文局翻译院、辽宁报刊传媒集团、RWS思迪软件科技、译国译民集团、上海一者信息科技这5家单位共建,以“语言+产业+智能”为核心定位,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引领、服务社会的新型平台。

大会现场,校领导与合作单位代表共同按下发展“启动键”。校长丛明才致辞指出,现代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大连外国语大学落实国家战略、服务辽宁振兴的创新之举,标志着学校在“外语+智能”“语言+产业”融合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他强调,未来大外将继续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推动“语言服务+智能科技+国际传播”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努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语言服务教育体系。随着揭牌仪式的完成,大连外国语大学现代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正式成立,全场掌声雷动,定格下这一历史性瞬间。

自1964年建校以来,大连外国语大学始终坚守“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主动布局智能语言服务相关教育领域,以创新姿态回应时代发展需求。在前行道路上,现代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将聚焦“智能语言服务”核心方向,构建“语言+产业+智能”交叉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打造本地化实训基地,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学生竞争力,助力智能语言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七大领域”发展储备核心力量。这一举措不仅将为学校翻译学科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更将为东北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语言服务与人才支撑,为新时代外语教育改革探索贡献可借鉴的“大外方案”。

新程启航,未来可期。大连外国语大学现代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将以科技赋能教育,以融合链接产业,在助力辽宁振兴、服务国家战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谱写智能时代语言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文案:张馨元
校对:郭若琪
审稿人:周靖涵
拍摄:时韦唯
编辑:李辰予
编审:王楷瑞
终审:姜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