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要先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朱老师刚开始让我写留学感想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从哪开始写。感想太多吗?并不是,只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想起。
来到伦敦满打满算也有半年了,现在还能回想起刚来的时候,怕自己英语不好哪儿都不敢去,连学校都没出,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一个礼拜,因为从第二个礼拜开始,餐厅就没有给留学生的免费三餐了。而且像我这种懒人刚开始真的是那种懒到连话都不想说的那种。直到硬着头皮去了超市之后,才发现在外面说英语其实并没有多难,日常用语也没有在学校学的那么复杂,大胆去说就好。最重要的是,英国人跟你打招呼的时候并不会聊天气!不聊天气!敲黑板!他们反而会说Oh, I like your hair!或者Your shirt is cool!再或者Your skin is so good, just like a baby!所以你看,大家聊的其实都差不多。
来这边接触到了跟国内完全不同文化和环境,上课的时候教授也说欢迎我们把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带到课堂上来与大家分享,这样也更能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激发大家的创作思路。有次我在课上分享春节的习俗,他们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感兴趣,有的还会咿咿呀呀的跟着说几句中文。我可爱的印度室友甚至拉着我问你知不知道茶叶蛋怎么做?我超级爱吃茶叶蛋啊!图书馆是24小时开放的,所以当我凌晨从图书馆出来的时候还会看到大家在做不同的事情,有还在里面埋头学习的,也有刚从酒吧嗨完在路上聊天的,不远处的草坪上还有放着大喇叭唱歌跳舞的。英国是一个绅士的国度,但是现在的人们更愿意用“冷漠”来形容,难道就是因为他们在地铁上不说话?人家只是在做自己的事情罢了。在伦敦的地铁里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在看书,或者读报纸,所有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我并不认为这是冷漠。
跳脱出现有的圈子之后才知道,跟自己三观不合的人太多了,无关正不正,只是不一样罢了。见的多了你就知道,有那么多人,秉持着和你不同的三观,快乐的活着。有次与几个研究生吃过一顿火锅,全程微笑着听完他们评价某些外院(外国语学院)的学风,学校里的女生如何如何,直男们又是怎样靠花几百块就可以追到女孩子的。“现在的男生,只要你不打游戏,就能有女朋友!”、“吃顿饭的功夫就能追到了。”巴拉巴拉...(其余省略)
我不否认这是一种现象,但这只是他们眼中的现象罢了,原因是我并不了解直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听着这些的同时反倒并不愿意去争论些什么,难道还要掐着腰说,我生活的环境才不是这样呢,哼!我们学校的明明都是小仙女!我还忙着看火锅里的肉熟没熟呢。
直到有个姐姐忍不住问我,你之前跟我说你是哪个学校的来着?
“哦,我是外院的。” (啊,这肉熟的刚刚好。
尴尬吗?不会。反倒是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好奇外界是怎样看待和评价学外语的学生的,即便他们评价的并不是我们学校。非要说的话只是觉得他们的想法太片面,但是片面就意味着不对吗?有待思考。
我在这边认识了很多朋友,国内的国外的,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比如一个意大利的朋友就曾经跟我分享,你不觉得特朗普就像*一样吗,他要是当了总统美国肯定要完啊!然后还把这段话发到了她的Facebook上。
留学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它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最初于我,不过是想挣脱既有的枷锁。不是我在大外过得不好,恰恰相反,我在大外过得太舒服了,无聊的时候出寝室门拐个弯就能唠嗑,住得最远的朋友不过就在隔壁楼,周末想改善伙食里就在群里喊一声,赶上天气好就约几个人围着学校转悠,没课的时候甚至还能骑车去海边。老师对我也都很好。想回家的时候两个小时就到了。这样的大学生活对我来说已经足够美好了。但其实,当你过的太安逸的时候,往往会丢失一些东西。这样的生活我喜欢吗?喜欢,然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或者说这并不是全部。有个朋友曾经很严肃的问过我为什么要出国,好像如果我不回答这个问题他就要上吊吞剑以为我要抛弃他了一样。捧着杯子喝了口热水之后我平静的对他说:“我想要换一种生活,出去冷静一下。”到了陌生的环境不会怕吗?怕。但我就是个叛逆的人,怕也要去。现在于我,出国是想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在合适的年纪去做想做的事,在我看来,才是最酷的。而且庆幸的是,我的父母也支持我这么做。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出去多走走多看看,丰富一下阅历,等到年纪大了的时候也有回忆可想。
在大外的时光是我人生前二十年中屈指可数的最有意义的阶段,感谢经历。相信留学的日子也会充实我之后的人生。期待,并且感谢。
王钰涵14级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