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由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处主办,高级翻译学院承办的启航讲坛第131期“限时翻译活动中的最小努力与最大精确”成功在线上举行。此讲座由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邹德艳老师主讲,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王少爽老师主持,来自校内外的230多名师生参与了讲座。

讲座开始前,王少爽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主讲人邹德艳老师,以及本期讲座的主题。

讲座伊始,邹德艳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期讲座的主要内容:最小努力原则、模糊痕迹理论、工作记忆、限时翻译活动中的认知努力。

在第一部分,邹德艳老师主要从理论层面概述了最小努力原则(最省力原则)的含义,并结合语言行为中的信息决策相关研究,提出限时翻译活动概念,引起同学们思考。受到时间和资源限制,我们的语言理解系统创建的语法和语义表征仅仅是“足够好”,而翻译决策是否会考虑到所有可用信息?译员又是如何完成翻译任务的呢?

紧接着,邹老师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形象地阐述了模糊痕迹理论——模糊加工偏好,说明受框架效应影响,相同信息,采用不同表达,会产生不同的决策判断。同时,在该理论框架下,邹老师分别对阅读过程和听解过程中的模糊处理表现进行生动而详细的讲解,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表明翻译活动属于语言理解过程,而人类语言行为共性为理解人类语言行为本质提供可能性。

在第三部分,邹老师首先回顾了“工作记忆”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工作记忆容量有限,而工作记忆能力则可以通过训练提升。随后,邹老师通过视频互动的形式,利用视觉刺激反应,帮助大家深刻感受和理解工作记忆中的抑制功能。研究发现,双语者和翻译者在认知任务中有更好的抑制功能。

基于上述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相关问题,邹德艳老师在最后一部分提出限时翻译活动中的认知努力相关概念。相关研究表明,认知负荷受到任务本身性质和任务完成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影响,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认知负荷,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换取表现提升和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翻译活动中的认知努力是在努力和精确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从而解释交替传译、同声传译、视译、视听翻译、有时限笔译等限时翻译活动中的共性决策。邹老师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分析鞭辟入里,并结合眼动跟踪技术对认知过程表现进行了生动的讲解。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邹德艳老师也对相关问题简要回答。最后,王少爽老师对整个讲座和提问环节进行了总结。

文案:刘芷岑

编辑:运营工作室边俊婷

审核人:姜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