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邢杰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基于校企合作的翻译硕士人才培养进路”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处主办,高级翻译学院承办。我校翻译硕士指导教师及研究生一起聆听了讲座。该讲座是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活动月”“产教融合”系列讲座第5讲,由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王少爽主持。

邢杰教授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介绍为开篇,主要从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实践训练、基本能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等5个方面深度剖析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邢教授指出,翻译是一门跨学科、跨文化的应用型专业,其服务领域十分广泛,涵盖需要进行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各个领域。因此,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除此之外,邢教授表示,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外学习与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邢教授以欧洲翻译硕士(EMT)翻译能力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能力、技术能力、服务提供能力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其中,翻译能力具体划分为14项基本技能与知识,技术能力着眼于培养译者的技术素养,服务提供能力描述了语言服务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

邢教授从实际出发,以论文“构建翻译社会生产网络——以英译外交部网站新闻合作项目为例”为依托,对这一校企合作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介绍了“行动者网络理论”“行动者”“转译”的概念及深层内涵。邢教授指出,在由外交部/环球网发起、项目负责人主导的翻译网络中,不同行动者密切关联,各司其职,尤其各级审校对译文具有重要作用。译本的生产离不开行动者网络的有效运作,而网络运转高效与否就取决于所有行动者能否通力合作。

邢教授表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无论是其专业内涵,还是实践实习相关要求,以及学位论文基本要求都表明,人才培养过程需紧密结合翻译实践领域和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实现培养目标,校企双方需搭建合作平台,学生需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通过参与真实社会场景中的工作项目,学生能够在与行业专家的互动沟通中,提升对翻译规范、翻译伦理、翻译精神及职业素养的理解。

讲座最后,与会观众向邢杰教授请教了相关问题,邢教授做了细致的解答。该讲座重点讲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校企合作的优秀做法和典型案例,对于推进我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校企合作、深化翻译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文案:李孟杭

编辑:运营工作室 雷棚贺

审核人:姜文龙